ICSID仲裁庭允许欧盟介入投资仲裁程序
2018年3月18日,欧盟法院在Achmea案中判决欧盟成员国内部之间的投资仲裁条款与欧盟法不符,引发业内的极大关注。尽管Achmea案的结果确实给投资仲裁在欧洲的前景蒙上了阴影,但也有观点认为其对投资仲裁个案,特别是已经提起的投资仲裁案件未必会有影响[1]。然而,2018年10月2日一个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仲裁庭决定让欧盟委员会参与仲裁程序,并提供与Achmea案有关的法庭之友意见[2],这似乎预示着Achmea案的裁判意见有可能渗透到具体的投资仲裁案件中,成为仲裁庭判断管辖权的依据之一。
一、案件索引
United Utilities (Tallinn)B.V. and Aktsiaselts Tallinna Vesi v. Republic of Estonia,ICSID Case No. ARB/14/24
二、背景介绍
本案仲裁程序始于2014年,管辖依据是荷兰和爱沙尼亚之间的双边投资协议。第二申请人Tallinna Vesi公司是爱沙尼亚塔林市的一家自来水公司,第一申请人United Utilities (Tallinn)是荷兰公司,持有Tallinna Vesi公司多数股权。
由于《第一号程序令》的规定,本案目前仅公开了仲裁庭在程序方面的决定,因未能查到双方当事人的申请和答辩意见,无法了解双方具体的实体争议。不过从网络公开的报道来看,本案的争议似乎源于爱沙尼亚政府阻止Tallinna Vesi公司提高用水价格(tariff),被两公司认为违反了双边投资协议中的公平平等对待原则(FET)[3]。
本案仲裁程序启动后,双方于2015年5月5日召开第一次程序会议,仲裁庭则于6月5日作出《第一号程序令》。6月17日,仲裁庭又作出《第二号程序令》驳回了爱沙尼亚要求将管辖权和实体问题分布裁决的请求。其后,仲裁庭又在2016年就临时措施和证据开示问题发出了指令,并就程序和实体问题进行了开庭审理。
三、欧盟介入
2018年8月22日,欧盟委员会提交申请,请求根据ICSID仲裁规则第37(2)条的规定介入本案仲裁程序,其介入的基础正是欧盟法院对于Achmea案的意见,至于其介入的内容仅限于Achmea案判决对于仲裁庭的法律后果这一管辖权问题。欧盟委员会同时指出,其作为欧盟条约规定的“条约守护者”身份,既能够为与本案有关管辖权问题提供与当事人不同的视角、洞见以及解决方法,也和本案具有ICSID规则37(2)条项下的重大利害关系(significant interest)。
基于以上理由,欧盟委员会提出了四项具体请求,包括:1.加入本案程序;2.仲裁庭为其设置提交法庭之友意见的时限;3.查阅本案的案件材料;4.参与庭审。
四、争议焦点
申请人认为,欧盟委员会不大可能会提供新的意见,且其在Achmea案后很长时间才请求介入仲裁,说明本案对其没有重大利害关系。申请人同时指出,如果允许欧盟委员会参与仲裁程序会对其构成损害。不过,申请人同时也提出,如果仲裁庭认为欧盟委员会应当参与程序,应当仅限于提交法庭之友意见,而且应在一周内提交,篇幅不能超过10页。
爱沙尼亚则基本重申了欧盟委员会的意见,并同意欧盟委员会介入仲裁程序。
五、仲裁庭意见
仲裁庭的意见非常简短,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ICSID规则赋予了仲裁庭允许非争议方加入仲裁程序的权力,且对参与的方式有广泛的自由裁量。
2.欧盟委员会虽然没有立即介入,但其请求符合了ICSID规则第37(2)条规定的三项条件,即:就争议问题提供不同立场和洞见、要解决的问题属于案件争议范围以及对仲裁案件具有重大利益。同时,仲裁庭认为欧盟委员会的介入不会对仲裁程序造成不当干预或者对当事人造成损害。
3,欧盟委员会提供的关于Achmea案判决对本案的法律后果可能为仲裁庭带来帮助,欧盟委员会对于本案具有“重大利益”。
4.欧盟委员会的意见是否具有说服力或者是否具有决定性并不是仲裁庭要考虑的问题。该问题对于仲裁庭的管辖权具有根本重要性(fundamental importance),同时,仲裁庭也不认为欧盟委员会像申请人所主张的那样可能无法提供任何分析意见。
在允许欧盟委员会参与本案仲裁的基础上,仲裁庭同意了申请人限制其参与范围的请求,但稍稍放宽了限制,要求欧盟委员会在10日内提交一份不超过15页法庭之友意见,双方当事人则在收到该意见后14日内提交不超过15页的评论意见。仲裁庭拒绝了欧盟委员会要求获得案件文书以及参与庭审的请求,对于后者,仲裁庭还特别强调是因为还没有进一步的庭审安排和计划。
六、结语
从程序上来看,本案只是一个投资仲裁庭决定是否采纳案外人提交的“法庭之友”意见的问题,并没有很特别的地方。但从该法庭之友意见涉及的内容来看,则显示出仲裁庭对于Achmea案判决结果以及欧盟官方意见的高度重视。Achmea案在何种程度上能够对本案的管辖权构成影响,以及该影响是否会扩展至其他涉及欧盟成员国的投资仲裁案件,还有待观察。
[1]See Deyan Dragiev:A Procedural Perspective of Achmea: What Does Achmea Imply in Practice,available at http://arbitrationblog.kluwerarbitration.com/2018/06/10/procedural-perspective-achmea-achmea-imply-practice/?from=timelinelast visited at 2018-10-14
[2]United Utilities (Tallinn) B.V. and Aktsiaselts Tallinna Vesi v.Republic of Estonia(ICSID Case No. ARB/14/24)DECISION on the Application for Leave to Intervene as a Non-Disputing Party Submitted by the European Commission,2 Oct 2018
[3] See:AS Tallinna Vesi gave notice to the Republic of Estonia of a potential legal claim for breach of international treaty https://globenewswire.com/news-release/2014/05/13/635646/0/en/AS-Tallinna-Vesi-gave-notice-to-the-Republic-of-Estonia-of-a-potential-legal-claim-for-breach-of-international-treaty.htmllastvisited at 2018-10-14
作者:陈挚
来源:临时仲裁ADA
北京市信达立律师事务所
电话:010-88459919
传真:010-88459971
电子邮箱:xindalilawfirm@126.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60号玲珑天地D座5层537室
邮政编码:100036
© 2017 北京市信达立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202201763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