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举办“中国现代法律体系与商业环境”教育项目
近日,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商业与国际能力学院成功举办了为期两个月的职业再培训教育项目——“中国现代法律体系与商业环境:实践课程”。该项目旨在为俄罗斯法律界专业人士深入了解中国法律体系和商业文化提供平台,促进俄中贸易与投资往来,并加深两国间的友好合作。
项目启动与目标
教育项目于10月3日正式启动,由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展事务副校长A.V.马尔金(A.В. Мальгин),项目学术负责人V.L.托尔斯泰赫(В.Л. Толстых)教授,以及中国比较法学会秘书长、中国政法大学王志华教授共同开幕。
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
* 推广中国法律体系知识;
* 促进俄中贸易与投资合作;
* 搭建企业间联系;
* 推动两国友谊与互信。
内容与形式
项目设计涵盖了丰富的课程内容与形式,学员通过讲座、研讨会、圆桌会议、商业洽谈及文化交流活动,深入学习了以下领域:
1. 中国法律体系框架:包括民商法的核心制度;
2. 新兴法律监管领域:如数字法、个人数据安全、反腐败监管等;
3. 对外经济与投资活动的法律制度:探讨中俄跨境经济合作的法律框架;
4. 中国商业文化与沟通:了解中国商务谈判的独特特点。
主讲嘉宾包括: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和黑龙江大学的教授;来自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地知名律所的合伙人及资深律师;以及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和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学院的著名专家。
结业仪式
教育项目的结业典礼于12月4日隆重举行。A.V.马尔金(A.В. Мальгин)副校长在发言中强调:“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当前的优先任务之一是加强与中国高校及商界的联系。本次项目不仅促进了中俄商业交流,还将对两国间的友谊与理解起到积极作用。”
项目学术负责人V.L.托尔斯泰赫(В.Л. Толстых)教授表示:“此次项目的独特之处在于邀请了中国顶尖的法律专家,他们不仅深谙现行法律法规,还影响着其发展及司法实践发展。中国的法律经验,尤其是在创新领域,值得俄罗斯法律界借鉴。”
意义与展望
此次教育项目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在深化中俄教育及商业合作中的重要尝试,不仅帮助学员在法律和商业领域获得了实用技能,还为进一步拓展两国学术与商业交流奠定了基础。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未来计划通过类似项目,继续促进俄罗斯法律界与中国高校和商界的深入互动,为中俄双边合作注入新动力。
受主办单位的邀请,北京市信达立律师事务所主任周广俊律师参与授课,于2024年12月3日和4日连续两天为学员作了四场关于中俄诉讼和商事仲裁司法实践的讲座,结合自身的实务经验,详细向学员介绍了中俄争议解决中的各种法律问题,并且提出了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及建议,受到广大学员的好评和认证。
来源: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